第1期《申博太阳城集团报》2013-03-21
矿难频发,举国震惊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遏制对策,强调 企业领导要轮流现场带班,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、升井 。引起社会强烈反响,群众为之拍手叫好,被众多媒体称之为 铁腕规定 。
特别强调要求煤矿领导带班下井,与矿工同进同出,是因为煤矿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,必须有超越其它行业的 强力 管理手段。随着煤矿用工制度的转变,农民工已成为釆掘一线的主力军,由于缺少一定的文化素质,加之煤矿业主不愿或很少投入资金提高其自身素质,给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,如果没有相对素质较高的领导干部在现场管理督促,就容易出现 三违 ,难以避免事故的发生。
俗话说, 村看村,户看户,群众看干部。 假如领导干部只是坐在主席台上大讲奉献精神,只会在冬有暖气、夏有空调的会议室里大谈安全生产的重要性,而不深入矿井,是很难让人信服的。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、升井,能体现出煤矿领导与矿工同甘苦、共命运的负责任的态度,无疑具有稳定人心的重要作用。
煤矿领导带班下井,与矿工同进同出的 铁腕规定 ,并非今日才有,早在5年前就有明文规定,2005年11月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安监总局出台了《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每班由煤矿业主、矿级领导带班下井督导安全的管理制度,要求下井带班领导必须深入各采掘作业点,带队排查现场安全隐患,督促作业工人遵章守纪。然而,规定、制度得不到落实,不能持之以恒,一切都等于零。因此, 铁腕规定 能否收到良好效果,关键在于落实。
落实不是大小会议布置一下就完事了,也不是挂出几条横幅标语就能解决问题。落实必须明确下井带班的领导干部名单、时间、地点,并张贴在井口,让工人群众知晓并监督。落实必须要持之以恒,不可半途而废,当班领导有事外出,还应有其他领导替班,不能留空档。落实还需要有配套的监督机制。例如,矿领导具体指哪个级别的领导;若矿领导无正当理由不下井,又该如何处理;谁来监督落实,诸如此类,都要有细化的规定。
领导干部下井带班,一天两天容易,长期坚持势必产生畏难情绪,要解决这个问题,必须从源头抓起,即提拔领导干部时,首先让他到釆掘队任职一年以上,再视其表现安排到矿领导岗位,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井下安全、生产管理上。
发生矿难的因素很多,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规章制度的持续执行力不强,存在侥幸心理。在我国煤炭企业科学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,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,釆用强硬的以人管人,以人叮人的的铁腕手段,也不失为一剂良方。因此,切实落实好国务院的 铁腕规定 ,势必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人文管理环境,把煤矿事故降到最低,让矿工露出欣慰的笑容。